学院概况

YABO官网入口(中国)有限公司简介
YABO官网入口(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于2009年。1986年,同济大学成立社会科学系,走上文科重建之路,积极探索发展政治学科,国际问题研究迅速兴起。2003年,同济大学建立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国际问题研究的相关机构也逐步设立。2009年,在既有基础上组建YABO官网入口(中国)有限公司。
学院下设政治学系、国际关系系、外交学系和社会学研究所。现有政治学与行政学(含国际政治方向)本科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拥有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国际关系、外交学等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18年1月获得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9月获批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拥有一支专业结构优化、年龄梯次合理、具有较高水平和影响力的师资队伍。截至2021年10月,学院在编职工54人,其中专业教师47人、党政管理人员7人。学院拥有一支由16名教授、18名副教授、7名讲师和6名助理教授等47名专职教师组成的教学科研队伍。2016-2021年,学院队伍新陈代谢加快,引进专业人才11人,人员结构发生实质性变化。学院代表性专家学者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新进助理教授和副教授荣获上海市“晨光学者”“浦江人才”等荣誉。学院聘请20余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聘请3名学者担任高等研究院讲座研究员,聘请4名知名学者担任兼职研究生导师,组建了聚焦中国战略、国家治理和思想史等专业领域研究的核心教学科研团队,形成了老中青相互支撑的优质人才梯队以及青年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
学院设有校级科研机构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拥有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韩国研究中心、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4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备案中心,另设有比较政治研究中心、中国学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确立以战略研究为核心、以亚洲研究和欧洲研究为重点的“一体两翼式”开放研究格局。2018年7月,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领衔获批为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全国仅10家,均为“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6年10月至今,学院秉持制度立院、学术兴院、学科强院、学生为本的工作宗旨,强调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和完善学院内控机制,学院在议事与决策、咨询与执行、日常管理、学生培养与管理等诸方面确立了系列制度和规定,并根据情况变化每年都及时修订,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工作指引。以此为基础,学院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对外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学院在中国战略研究、马克思主义国际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东亚为重心的亚太研究等领域持续发挥全国性学术引领作用,借助同济大学的整体优势,在以德国为重心的欧洲研究领域影响力越来越大;学院在中国战略和全球治理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成果丰富;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有关智库开展广泛合作,国际交流进入“由点到线”的对外开放新时代,因其国际化特色而入选“三全育人”试点学院;学院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致力于培养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具备进行多学科交叉和跨学科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学术创新能力、通晓国家治理和国际事务的精英人才,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就业前景广阔。学院已经成为同济大学文科学院中活跃自信的奋进旗手、上海市政治学与国际关系领域的重要代表、国内政治学学科学院中备受关注的中坚力量。
在教学方面,全面贯彻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响应时代发展需要、培养通晓国家治理和国际事务的精英人才为目标,开展思政引领、方向聚焦、特色鲜明的课程教学改革,打造三全育人、本研贯通、全面覆盖的质量保证体系。2016年10月至今,学院开设专业课程180余门,出版教材20余部,承担各类教改课题30余项,获得教育部品牌课程、上海市优秀教材等各类教学成果奖近20项。学院建设并初步形成“中国与世界”课程与教材体系,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和同济大学教材建设基地,基于上海一流本科课程“中国国际战略导论”以及“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比较政治制度”等上海市重点建设课程建设专业、通识、全英文三类精品课程体系,组建多支聚焦学科重点领域和教学交叉的专业教学团队,开拓并建设教学实践基地30余个。与此同时,打造异彩纷呈的第二课堂,形成“同济大学中国与世界名家讲座”“同济大学社会科学前沿讲座”“同济大学治理与战略青年工作坊”等品牌活动,全面提升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践行“科教济世”的理想情怀。2016年10月至今,学院学生发表论文200余篇,2020届、2021届硕士研究生实现论文发表全覆盖,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活动和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奖项70余项。学院自2019年10月独立负责青海省本科招生工作,2021年青海招生实现文科全国第8名、理科全国第10名的优异成绩。
学院科研成果丰富。2016年10月至今,学院聚焦治理-战略-思想史的特色方向,逐步确立了“一体两翼”的开放型研究格局;学院依托中国战略研究院创设“中国战略论坛”“中国青年战略论坛”“全球青年学者论坛”等系列品牌活动,编辑出版《中国战略报告》(以书代刊、中英文出版、中国知网全文收录),组织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大战略研究丛书”、人民出版社“中国战略传统丛书”和“大国战略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同济大学社会科学丛书”、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国国家战略书系”和“东北亚战略书系”、上海人民出版集团“中国战略研究丛书”和“治理与战略系列教材”等丛书,确立了学院在战略研究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6年10月至今,学院新增各类研究课题18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和教育部哲社重大项目5项、中宣部重大人才工程项目1项、教育部哲社后期资助重大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近500篇,其中CSSCI、SSCI等高水平论文300余篇,出版各类学术著作60余部,获得教育部、国家部委、上海市等科研奖励12项(其中第八届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2项),在重大科研项目立项、高水平期刊论文发表和高水平著作出版、人文社科获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主动瞄准国家需求,服务国家决策,持续强化与中央部委的平台对接,决策咨询报告多次获得中央主要领导人肯定性批示;以科研促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积极推进与学校优势学科的交叉合作,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国家安全、环境治理和海洋战略等领域开拓新的科研增长点。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2016年10月至今,学院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广泛合作。推动发展与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都灵大学的双硕士合作项目,以此为基础建立聚焦中国与世界主题的全英文课程体系、双硕士项目研究生导师体系和国际学位项目人才培养体系;同法国图卢兹政治学院、日本立教大学、日本成蹊大学、韩国庆熙大学、芬兰坦佩雷大学等高校密切合作,派出或接收参加短期校际交换交流的学生;与太平洋国际交流基金会合作,大力开展中外人文交流项目。学院持续打造“全球青年学者峰会”品牌活动,与中联部联合创办“‘一带一路’发展论坛”、与日本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联合创办“中日经济战略对话”、与韩国东西大学联合创办“上海-釜山合作论坛”,有效扩大了同济大学政治学学科的国际影响,在师资国际化、科研国际化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在学生国际化等关键性指标方面位居全校专业学院前列。(2021年10月更新)